1. 8366cc银河娱乐









      1. 【中国花卉报】无花境不园林——花境在设计理念和品种应用上有哪些创新?

        发布时间 :2017-12-01     来源 :中国花卉报     作者:苏颖     字体大小:    


        “从去年至今,城市绿化项目中没有花境就不叫园林。”这是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邓赞对西南地区花境应用迅速升温的描述。

        《中国花卉报》记者深切地感到,近两年 ,无论是城市绿化,还是花卉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亦或在私家庭院 ,花境应用得到大力普及,花境概念及打造手法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随之有些问题也浮出水面。

        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花境论坛上,行业专家齐聚郑州,共同交流并探讨花境未来发展趋势。

        更新设计理念 DESIGN IDEA

        十几年前,国内大多数人对花境这个概念感到陌生 ;近几年,花境在国内已有了江湖地位。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花境始于上海,兴于西南地区,目前有全国盛行之势,岛状花境 、移动花境 、木本花境都是业内人士赋予花境的新内容 ,花境已逐渐成为景观的“主角”。

        上海智友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剑秋从事绿化行业多年 ,一直担任上海地区各大花境比赛的评委,对花境内涵有着独特而理性的思考。 


        在叶剑秋看来,花境是众多花卉应用形式中的一种 ,能够丰富植物种类 、增加景观色彩、培育园艺匠人。

        叶剑秋向《中国花卉报》记者坦言,做花境,就是将花园中合适的花卉种类应用在合适的位置,不能离开花园谈花境 ,也不能一味谈花境而否定其他花卉应用形式 。

        另外,叶剑秋表示 ,成功的花境在设计之初就应考虑到日后的养护,一个好的花境 ,景观维持效果至少在三年以上。

        在植物搭配方面,花色搭配既要美观,又要自然,避免使用强烈的对比色,群落配植要遵循疏密有致原则,保证每株植物都能各有所美。

        杭州朴树造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昌明和上海精文绿化艺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杰从事花境设计多年,两人的花境设计观念不谋而合。

         

        他们都认为 ,花境设计切忌用力过猛,植物配植不可过密。

        余昌明表示 ,花卉是载体,境由心生。在花境设计过程中 ,要兼顾艺术性与市场需求 ,在大面积应用时,应该尽量选择木本和宿根植物 ,以降低维护成本。

        另外 ,在设计上不要拘泥于法和式,而是从整体效果出发,将各种手法进行综合应用。

        孙杰也表示 ,很多私家花园都是出自非专业人士之手,但效果却很出彩,建议业内人士以轻松的姿态去设计花境。

        8366cc银河娱乐绿化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寿仁结合杭州G20峰会期间打造的大尺度景观项目,提出了木本花境的概念。 


        众所周知,在传统花境中,宿根花卉占主角。

        李寿仁则提出了干净、秩序 、健康、协调的四美标准,用叶色、质感不同的木本植物 ,通过团植、留白、景深 、层次等多种艺术手法打造出低维护成本的木本花境 ,高低错落 、颜色丰富,景观效果俱佳。

        北京植物园副园长魏钰也表示 ,打造节约型花境 ,也是通过增加花灌木比例来实现 。

        走出认识误区 THE WRONG REGION

        很多人要求一个花境四季开花,而且每季都异彩纷呈 。

        叶剑秋这样向《中国花卉报》记者表述 :“花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景观 ,在一年中时花时叶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河南省社旗县观赏草花木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兴卫也在论坛期间展示了同一个花境景观的春之炫、夏之艳、秋之韵、冬之媚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除了人为干预外 ,应该学会欣赏花卉四季变化之美。

        另外,追求即时景观效果一直被业内人诟病。

        具有多年花境布置经验的业内人士一再强调 ,花境的营造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具有延续性的。花境施工最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程序就是进行土壤改良。

        一个成功的花境 ,三五年的时间很难出效果 ,而期间如果土壤出问题,植物就很难健康生长 ,也不会出现效果较佳的作品 。

        其次 ,在种植之初 ,需要给植物留有充分生长的空间,初次种植时,植物之间应留有空隙。 


        此外,多位专家表示 ,花境需要低维护而不是零维护 ,低维护只是相对一、二年生草花和草坪而言 ,只有经常性维护才能出效果 。

        在维护过程中,需要及时修剪残花 、枯叶,预防病虫害 ,对宿根植物进行修剪 ,以使其二次开花等。叶剑秋表示,同国外一样,花境维护更需要花园师去做,我们需要培养这方面的花艺匠人 。

        关注本土植物 NATIVE PLANTS

        植物材料是花境的魂 ,这一点无疑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 。

        有人认为,前几年,花境之所以难以进入大众视野 ,与花境材料稀缺有关。

        叶剑秋表示 ,国外的花事活动频繁,为花境从业者提供了大量可以选择的植物材料;此外,国外有很多植物试验机构,如美国一个国家就有70多个试验地,能保障植物材料在不同区域的表现。 


        目前,国内没有植物试验机构,可用的花卉植物材料虽然越来越丰富 ,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多数‘洋品种’的技术不标出海拔等因素,因此对于不同地区,品种适应性差别较大。”海宁驰帆花圃总经理沈驰帆告诉《中国花卉报》记者,植物材料在不同区域适应性不明确,这困扰着很多花境设计师。

        为了让各地景观更具地域性特色以及更易维护,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和科研人员开始转向乡土植物的引种和驯化。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董丽表示,我国有很多观赏性不错的乡土植物,如商陆、山韭、桔梗、丹参等,如果能加以开发运用,便可极大丰富本地景观使用的植物种类。 


        目前,西安、北京等国内多家植物园已经开展此项工作,不少企业也开始行动,如上海上房园艺就筛选出不少乡土植物。而部分园艺爱好者也加入到开发乡土植物的队伍中,并将野生植物与现有园艺品种进行杂交或者芽接 ,以增强植物抗性,使其适应当地气候环境 。









        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