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366cc银河娱乐









      1. 【都市晨报】移步换景 !一起来看看彭城广场新面貌

        发布时间:2022-06-16     来源 :都市晨报     字体大小:    

        作为徐州市中心的“城市会客厅”

        彭城广场复绿工程

        作为市城建重点项目、地标性工程

        自开工以来

        一直备受瞩目

        俯拍彭城广场

        6月2日下午 ,在彭城广场复绿工程建设现场 ,记者看到,广场复绿工作已经迎来收尾阶段,施工人员正在马不停蹄地施工,现场挖掘机穿梭 ,各项景观正在有序打造。

        复绿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彭城广场坐落于徐州市中心商业区,是中心城区市民集会 、休闲的主要场所。广场东西长270米,南北宽180米 ,总体面积4.5公顷。

        花草树木铺设出景观

        “目前,彭城广场复绿工作已经处于全面收尾阶段。绿化部分,地形整理已经完成95% ,乔木栽植371株,已完成90% ;花灌木种植380株,已完成50%;景石置放已经完成 。园建部分,路面铺设工作已经完成70% ,给排水及亮化监控、公共卫生间均已完成90%。剩余建设工作正在逐步完善,当前,全体施工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剩余作业 ,争取尽快全面竣工亮相 。”彭城广场复绿工程负责人王荣介绍道  。

        结合地域园林美学 ,复绿工程着力构建徐州城市生态人文名片 。据了解,复绿改造后的彭城广场 ,整体景观植物品种丰富,季相变化明显,空间布局通透 ,与周边商业  、地下城博物馆、轨道交通出入口有机融合 ,设有汉鼎四方、健身环道 、樱花大道、中心广场、下沉广场 、疏林草地、城下城遗址博物馆等地标 ,将成为徐州市民的又一生态休闲乐园。

        大笔造景,小笔添情

                                                                                                     

        作为徐州中心商圈轴线上的一块“绿宝石”,彭城广场复绿工程项目设计遵循清华规划方案,整体景观以大树骨架群落为主 ,营造大树成荫 、花境迎宾的效果,并与城下城遗址博物馆有机融合 ,建成后将是一处四季有景 、生态通透的城市会客厅 。


        工人进行道板铺设。


        走进焕然新生的彭城广场 ,由灰色花岗石和仿石材PC砖铺就的主干道路南北延伸 ,道路两侧栽植着12棵高大的榉树,信步前行,就进入了视野宽阔的银杏广场。“在中心广场位置 ,我们精心移栽了4排 、共24棵高大银杏树,树木排列整齐划一,翠绿的枝叶相互掩映 ,树下设有林荫坐凳,夏季可有‘大树成荫’之景,市民可观赏可乘凉,能充分感受自然野趣。”王荣介绍。

        据了解,为使彭城广场四季有景、生机不断,项目规划专家以“大笔造景 ,小笔添情”的巧思,按照楚河汉界布局 ,为彭城广场打造了疏密有致、色彩斑斓的植物群落景观 ,既彰显了城市舒扬雄秀的气魄与底蕴,又融入徐州地域文化特色,展示了古老彭城的徐风汉韵之美。

         

        彭城广场绿复工程接近尾声

         

        四时有景,移步不同。从广场上空俯瞰 ,只见樱花步道从北端两侧向内延伸,尽头与银杏广场相连,重阳木树阵 、银杏廊架、疏林草地分列左右。全场栽植乔木罗汉松 、雪松 、丛生女贞、美国红枫、七叶树、皂荚、乌桕 、五角枫 、无患子、大紫薇、染井吉野等,灌木金桂 、琵琶、红枫、美人梅、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红花碧桃、珍珠梅、天鹅绒紫薇、花石榴、茶梅、腊梅等,共30余种植物 ,仅骨架树木就有接近500棵 ,是名副其实的林荫化广场 。广场景观随季节韵律 、地形特点,起伏变化,在这里  ,可赏彭城春华、夏木成荫、徐风秋色、冬枝傲立,四时美景,尽入眼帘。

         

        彭城广场绿复工程接近尾声

         

        绿树回迁 ,见证城市发展

         

        1966年至今,彭城广场作为市民欢聚社交之地 ,承载了太多的美好记忆 ,老槐树下纳凉的时光 ,孩子们在广场上欢跑的身影,葱葱郁郁的绿地……


        “2005年,因建设需要 ,原彭城广场上若干古树被移栽至别处‘寄养’,在建设新彭城广场时,我们将这些‘原住民’进行了回迁,包括丛生乌桕、榔榆、木瓜、本石楠等植物 ,其中榔榆、皂角等树木已经存活了50余年,木瓜树的树龄更是已经超过百年,其盛开时 ,亭亭玉立 ,花果繁茂,灿若云锦,清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 。”王荣表示,这些古树承载了一代徐州人的独特记忆,见证了徐州城市的发展变迁,它们的“回家”,既是一种传承,又寓意着新生 ,延续了城市的记忆与未来 。

        作为城市商业中心唯一一处独立的公共休闲绿地 ,长期以来 ,彭城广场周边人行道存在不同程度的塌陷、路段缺失、面层受损等情况。在复绿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在保留人行道基层的基础上,对面层整体进行了重新铺设,同时 ,引入了极耐水湿、抗城市污染能力较强且观赏效果极佳的娜塔莉树种 。

         

        “在广场西侧中山北路仍保留栾树,对局部长势较差的乔木进行更换,在河清路 、淮海东路 、彭城路沿途 ,新栽植了81棵娜塔莉,焕然一新的人行道将为前来游玩的行人带来更加和谐惬意的享受。”王荣介绍道 。

         

        传承文脉,继往开来


        城市广场是市民日常社会生活的“起居厅” ,表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往往成为城市的文化之窗 。

         

        “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旧彭城广场深厚的文化意义,我们保留了禹鼎 、零公里两处古彭广场标志性建筑物。”顺着王荣指向处,记者看到,在彭城广场北端正中央,专为禹鼎“量身定制”的基座正在建设中。


        江苏省著名文史专家 、徐州市文化界开拓性领军人物田秉锷介绍,相传“大禹定九州”,“禹鼎九州”正取典于此。在基座设计上,拟设计高度为95厘米,取意“九五至尊” ,长6.4米,寓意六十四卦。基座上将拓印徐州最后一任知州姜焯在云龙山放鹤亭中所题“九州之一”字样。“零公里”作为彭城广场地标性构筑物,将以地雕的形式被放置于广场南侧入口广场。

         

        位于彭城广场下方的地下城博物馆

         

        徐州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 ,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有2600余年的建城历史与丰厚的文化积淀。彭城广场位于徐州中心城区的核心 ,更是徐州历代古城所在地,依据各个时期的徐州城府地图 ,结合徐州城市地下遗址发掘情况,可以判断彭城广场遗址位于城市中心位置 ,场地地下遗迹有建筑 、街巷等 ,历史价值珍贵。

         

        健身休憩设施齐备


        作为开放型休闲广场,彭城广场主要承担市民公共活动功能。在广场内部 ,一条贯穿所有绿化景观的月光石跑道如同项链一般镶嵌其中,跑道长600米 、宽3米 ,地面由灰蓝色沥青和面层夜光石铺就 ,适宜市民前来漫步 、健身。每到夜晚时分,跑道上便会散发出翠绿的荧光,加上庭院灯、太阳能埋地灯的加持,“氛围感”十足。



        工人进行草木摘植

         

        在跑道沿途 ,设计了4处可供歇息的银杏廊庭 ,廊庭顶部设计为黄褐色的银杏叶交错重叠,充满自然生趣,让银杏“市树”文化拥有了更具体的功用。在廊架内 ,还将呈现在徐州六千年历史进程中至关重要、影响深远的8段历史记忆——

        ●东夷曙光,文明初现 ;

        ●彭祖立国,彭城崛起;

        ●禹分九州 ,徐州得名 ;

        ●刘邦举义 ,汉朝建立;

        ●刘裕北伐,两次丰功 ;

        ●苏轼抗洪,造福徐州;

        ●芝麻李举义,大元朝日落;

        ●十年期间,两次大战 ,改写中国历史 。

         

        在彭城广场一侧,无障碍设施十分醒目,“这里有可租借的轮椅,还有直饮水 、公共卫生间等附属设施,更多无障碍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中,能够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体验。”王荣介绍。

         

        与周边无缝衔接,拓展商业空间


        城市广场空间是

        “步行人的天堂”

        因此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协调十分重要

         

        彭城广场地处徐州商业核心地块,空间通达 ,承载着徐州最大的地铁换乘站——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换乘站,周边商业环绕,同时地下空间与城下城遗址博物馆相连接,并且可以直达周边商业建筑 、停车场,外部 、内部空间与下沉广场 、中庭、连廊等相通,人们可以通过楼梯、坡道、自动扶梯 、垂直电梯等各种方式穿梭其中 ,或购物或活动或独处,随意切换 。

         

        彭城广场与周边业态紧密结合,将带动流量和人气,对周边商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营造徐州商业广场新面貌。“广场周边预留了大型活动取电点,开放后,可以开展演艺 、展览、游艺等日常活动,进一步拓展广场的商业空间。”王荣说 。

         

        记者了解到,彭城广场地下空间综合体项目主体已经完工,即将进入装修阶段 。该项目总体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以彭城广场为中心,借助地铁1号线与2号线彭城广场换乘站建设,推动7个连通口与彭城广场周边商圈的地下空间、人防工程实现互联互通 ,构成一个集商业、停车、交通、美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地下商业综合体,既满足了人防要求,又提高了商业活力 ,进一步完善了彭城广场的城市价值。










        1. XML地图